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仲夏日中时,草木看欲燋。田家惜工力,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往往误伤苗。归来悲困极,兄嫂共相譊.
无钱可沽酒,何以解劬劳。夜深星汉明,庭宇虚寥寥。
高柳三五株,可以独逍遥。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
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野老本贫贱,冒暑锄瓜田。一畦未及终,树下高枕眠。
荷蓧者谁子,皤皤来息肩。不复问乡墟,相见但依然。
腹中无一物,高话羲皇年。落日临层隅,逍遥望晴川。
使妇提蚕筐,呼儿榜渔船。悠悠泛绿水,去摘浦中莲。
莲花艳且美,使我不能还。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闲居。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偶欲陈此意,复无南飞凫。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
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凤凰飞且鸣,容裔下天津。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
日暮登春山,山鲜云复轻。远近看春色,踟蹰新月明。
仙人浮丘公,对月时吹笙。丹鸟飞熠熠,苍蝇乱营营。
群动汩吾真,讹言伤我情。安得如子晋,与之游太清。
耽耽铜鞮宫,遥望长数里。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朴儒亦何为,辛苦读旧史。不道无家舍,效他养妻子。
冽冽玄冬暮,衣裳无准拟。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公卿时见赏,赐赉难具纪。莫问身后事,且论朝夕是。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四邻竞丰屋,我独好卑室。窈窕高台中,时闻抚新瑟。
狂飙动地起,拔木乃非一。相顾始知悲,中心忧且栗。
蚩蚩命子弟,恨不居高秩。日入宾从归,清晨冠盖出。
中庭有奇树,荣早衰复疾。此道犹不知,微言安可述。

现代解析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一组田园诗,通过十个生活片段展现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用现代视角为你解析其中的精髓:

1. 烈日下的农民
开篇描写酷暑中农民锄地的艰辛:草木晒得焦枯,农民顶着烈日劳作,稍不留神还会误伤禾苗。回家后筋疲力尽却遭兄嫂埋怨,连买酒解乏的钱都没有。夜深人静时,只能独坐柳树下发呆——这像极了现代打工人的疲惫日常。

2. 人生的选择题
用"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比喻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人像孔子追求功名,有人像老子崇尚无为,而诗人自己选择心灵的自由。这种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就像今天年轻人纠结"996奋斗"还是"躺平"。

3. 老农的智慧
写贫苦老农顶着酷暑种瓜,干到一半就在树下酣睡。遇到路人也不问来历,自然地聊天说地。这种"累了就歇,活在当下"的态度,比现代人刷手机减压更显豁达。

4. 家庭小确幸
黄昏时分,妇人采桑叶,孩子划船采莲。简单的家庭劳作场景,因"莲花太美舍不得回家"的感叹变得温馨动人,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

5. 心灵自由术
以浮云为喻:做人要像云朵般随遇而安。虽然现实如罗网困住我们,但内心可以保持逍遥。这种调节心态的方法,对压力大的现代人很有启发。

6. 他乡漂泊感
描写游子在外对谁都客客气气,却无人真正交心。故乡亲人渐行渐远,想诉说心事却找不到传信的鸿雁——道出了所有异乡打工人的孤独。

7. 生命与永恒
观察到草木逢春就会生长,但人类的生命意义何在?诗人最终选择用狂歌来追问天地,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充满哲学意味。

8. 爱情寓言
通过邯郸女子的故事,讲述从相爱到被抛弃的过程。最后羡慕普通夫妻白头偕老,道出爱情最朴素的真谛——长久陪伴胜过轰轰烈烈。

9. 自然疗愈法
春山踏青时,看新月、听笙歌、观飞鸟。当觉得"世界太吵闹"时,诗人幻想像仙人一样超脱,这种亲近自然的减压方式至今适用。

10. 知足常乐
结尾用对比手法:邻居争建豪宅,诗人安住陋室;别人追求官位,他读书织布自得其乐。提醒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在条件,而在内心满足。

这组诗的魅力在于:用农民锄地、采莲、种瓜这些日常场景,道出了现代人依然面临的困惑——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怎样在压力中保持快乐?诗人给出的答案不是大道理,而是教我们像老农一样劳作后坦然休息,像采莲人一样珍惜眼前美好,这种质朴的生活智慧至今闪闪发光。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