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朝廷任职二十年的感慨与见闻,充满了对盛世景象的赞美和自豪感。
前两句"廿载承恩侍九重,泰阶玉烛喜遭逢"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朝廷任职二十年,深感皇恩浩荡,庆幸自己遇到了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好时代。"泰阶玉烛"是比喻国家治理得当,社会安定祥和。
后两句"嘉禾瑞协当年兆,伫看远夷贡献同"说的是:当年预示祥瑞的嘉禾(象征丰收的吉祥征兆)如今应验了,作者满怀期待地看着远方异族也来朝贡,共同见证这太平盛世。这里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强盛、四方来朝的盛世景象的赞叹。
全诗通过个人经历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感恩和自豪。诗中用"嘉禾""远夷贡献"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当时国泰民安、万邦来朝的国家气象,读来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民族自信和荣耀感。
赵子潚
赵子潚(一一○一~一一六六),字清卿,号澹庵,太祖六世孙。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真州司法参军,改衢州推官。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为两浙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二十九年,知临安府(《乾道临安志》卷三)。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沿海制置使,历知明州、福州、泉州。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