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丛生长在矮篱笆旁的菊花,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丛菊疏疏著短篱,重阳前后始盈枝"用白描手法写菊花的状态:稀稀疏疏地长在矮篱笆旁,到了重阳节前后才开满枝头。这里点明了菊花开放的时间特征——重阳节前后,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
后两句"托根占得中央色,不比凡花儿女姿"是诗人的独特观察:菊花扎根在土地中央,展现出庄重的黄色(中央色在五行中代表黄色),不像普通花朵那样娇柔做作。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端庄大气的特质。
全诗最妙的是把菊花人格化了。诗人没有直接夸菊花多美,而是通过"不比凡花儿女姿"这样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菊花不媚俗、不矫饰的品格。这种含蓄的赞美方式,反而比直白的夸奖更有力量。
这首诗好就好在它用最平常的语言,写出了菊花最不平常的精神。读起来就像在秋日里看见一丛真实的菊花,既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史铸
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百菊集谱》六卷,补遗一卷,成于理宗淳祐二至十年(一二四二~一二五○)。事见本集卷首自序。生平不详。晚年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