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好友赵秋晓的作品,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逝者的生活与品格,同时抒发了深切的哀伤。
首联写赵秋晓生前的生活环境:他住在青山旁,拥有一片菜园和花园,过着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擅一丘"指他在这片小天地里怡然自得,"夷犹"形容他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
颔联感叹命运不公:像赵秋晓这样智慧通达的人(哲人),为何上天如此吝啬给他的寿命?接着赞美他性格开朗,一生无忧无虑(不识愁)。这里用"公子"的称呼,既显尊重又带亲切。
颈联写生死两隔的遗憾:往日一起吃饭谈心的情谊(鸡黍情缘)已成梦境,他那些像莺歌花放般美好的性情(莺花心性),如今都随着棺木入土而永远消逝了。
尾联最动情:看到好友留下的诗稿(草亭吟卷)还在,但人已不在。秋风吹来,老友读着这些文字,不禁泪流满面。"西风"既点明时节,又暗示人生的凄凉晚景。
全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菜畦、花圃、鸡黍、诗卷)和生动的比喻(莺花心性),塑造出一个淡泊名利、热爱生活的隐士形象。最后落在"老泪流"这个细节上,让读者真切感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语言看似平淡,实则字字含情,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张昭子
张昭子,字竹处。与赵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