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圃人艺植诗
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本集五。《诗纪》五十二。)。
远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登熟。
抱锸垄上餐,结茅野中宿。
空识己尚淳,宁知俗翻覆(○本集五。《诗纪》五十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对比,讽刺了权贵阶层的奢靡,同时赞美了农人的朴实勤劳。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描写社会现象:精明的商人嘲笑养蚕打鱼的,狡猾的官员看不起种田放牧的。他们为了赚钱跑遍各地,甚至远涉山海追求暴利。
2. 中间六句描写权贵生活:他们坐着豪华马车(金羁),穿着华服(珠服)卖酒享乐。诗人反问:如果没有特殊技能,凭什么能坐享富贵?表面说是承蒙皇恩、政治清明,其实都是虚伪的托词。
3. 后八句转向描写农人生活:春天耕地播种,秋天早早筑场准备收获。无论是水田还是山地都有好收成。农人们带着锄头在田埂吃饭,在田野搭茅屋过夜。诗人感叹:农人只知道保持淳朴本性,哪会像世俗之人那样反复无常、追名逐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鲜明对比展现社会不公 - 通过具体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同身受 - 最后用农人的淳朴反衬世俗的虚伪,表达了对简单劳动的赞美 - 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诗人通过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权贵阶层的不满,传递了"勤劳朴实才是美德"的价值观。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