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白额行
白额白额猛且雄,居然据我林之中。
白日出林取人食,馋口大开如血红。
摇头掉尾似得意,流血滂滂无惨容。
遂令自古南山下,大道尽日无人纵。
一朝忽与猎夫遇,密网强弓绕林树。
白额计穷无所逃,四足如豚缚将去。
虽然摇尾乞人怜,积恶过深宁汝恕。
却怜三四假威狐,遁迹潜形在何处。
白日出林取人食,馋口大开如血红。
摇头掉尾似得意,流血滂滂无惨容。
遂令自古南山下,大道尽日无人纵。
一朝忽与猎夫遇,密网强弓绕林树。
白额计穷无所逃,四足如豚缚将去。
虽然摇尾乞人怜,积恶过深宁汝恕。
却怜三四假威狐,遁迹潜形在何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老虎比喻恶人,讲述了一个"恶有恶报"的故事。
开篇描写一只凶猛的白色老虎霸占山林,白天就敢出来吃人,血盆大口让人害怕。它摇头摆尾耀武扬威,吃人后毫无愧疚,导致南山下的道路都没人敢走。这里用老虎的凶残影射现实中欺压百姓的恶霸。
转折出现在猎人出现时。猎人带着弓箭和网包围树林,老虎无路可逃,像猪一样被捆起来。这时老虎装可怜摇尾乞求,但作恶太多已经没人会原谅它。最讽刺的是,那些平时跟着老虎作威作福的狐狸(帮凶)们,关键时刻全都跑得无影无踪。
全诗通过猛虎被捕的寓言,揭示了三个道理: 1. 恶人再嚣张也有被制裁的一天 2. 作恶太多后装可怜也没用 3. 帮凶们最会见风使舵,靠不住
诗人用生动的动物形象和戏剧性的情节,把"恶有恶报"的道理讲得通俗有趣。特别是最后狐狸逃跑的细节,既增加了故事性,又讽刺了现实中小人的嘴脸,让人读起来很有共鸣。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