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御史王公 其八

孤儿思父母怜儿,忍见铭旌独返时。
毕竟江鱼与蝼蚁,世间何物最堪悲。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孤儿在父亲(王御史)灵柩归乡时的悲痛心情,用非常直白却戳心的比喻道出了人生最深的无奈。

前两句像电影特写镜头:孩子望着父亲的灵旗(铭旌)独自返乡,心里喊着"爸爸要是还活着该多疼我啊"。这里"忍见"二字特别揪心,既是不忍看,又不得不看,把被迫接受现实的痛苦写活了。

后两句突然把镜头拉远到江鱼和蝼蚁——这些朝生暮死的小生物,暗示生命本就脆弱。但诗人说:比起自然界的生死,人间"白发人送黑发人"(孩子失去父母)才是终极的悲剧。就像今天说的"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墙",墙塌了,孩子就直接面对了死亡的无情。

全诗妙在用三个递进的层次:先写具体场景(送灵),再扩展到自然现象(鱼蚁),最后升华到人类永恒的悲恸。就像用一滴眼泪折射出了整个世界的残酷,读来让人心头发颤。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