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胡忠简公敕书
渡江炎德衰,颠倒由奸桧。
胡公进谠言,直欲扫萧艾。
居然新州谪,名震天壤内。
恢复事己非,能保清净退。
孝皇眷先臣,拔擢起滞废。
羽仪廊庙间,议论尤正大。
丘园将佚老,耿耿丹心在。
耆朋既凋谢,一札重恩赉。
矫首仰乾淳,芳猷传异代。
龙章俨如新,字画有馀态。
前修不可作,展卷一长喟。
胡公进谠言,直欲扫萧艾。
居然新州谪,名震天壤内。
恢复事己非,能保清净退。
孝皇眷先臣,拔擢起滞废。
羽仪廊庙间,议论尤正大。
丘园将佚老,耿耿丹心在。
耆朋既凋谢,一札重恩赉。
矫首仰乾淳,芳猷传异代。
龙章俨如新,字画有馀态。
前修不可作,展卷一长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宋一位名叫胡忠简的忠臣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核心内容:
1. 时代背景
开头说南宋朝廷渡江后国力衰弱("炎德衰"),大奸臣秦桧("奸桧")把持朝政,搞得朝纲混乱。
2. 忠臣风骨
胡忠简不顾危险直言进谏("进谠言"),像要铲除朝中杂草("扫萧艾")一样想清除奸佞,结果被贬到广东新州。虽然政治理想破灭,但他保持清白退休("清净退")。
3. 两代君王的对待
后来孝宗皇帝念及他是前朝忠臣,重新起用他。他在朝廷("廊庙")表现正直,但年纪大了想回乡养老时,依然心怀忠诚("丹心在")。
4. 文物见证
诗人看到皇帝给胡忠简的敕书(圣旨)墨迹如新,字迹生动,感慨这样的前辈("前修")再也见不到了,只能对着文书长叹。
诗中亮点:
- 用"奸桧"直接点明秦桧是反派,用"扫萧艾"比喻肃清朝堂,很形象。
- 通过"新州谪"(被贬广东)、"清净退"(洁身引退)等细节,展现胡忠简刚直不阿又淡泊名利的品格。
- 最后看敕书时的感叹,像现代人参观历史文物时的敬畏感,容易引起共鸣。
现实意义:
这首诗其实在说:真正的忠臣即使遭遇打压,历史终会还他公道。作者通过前朝故事,可能也在暗讽自己时代的官场问题。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