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王头歌和杨铁崖
月氏肉,碎如雪,月氏颅,劲如铁。快剑一斫天柱折,留取胡卢饮生血。
冒顿老魅呼月精,夜酌葡萄陇月明。鬼妻蹋地号我天,可汗天灵哮唬声嘶酸。
于乎,颅兮颅兮汝勿悲,我今酌汝金留犁。黔州都督有血顶,精魂夜夜溺中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战争的残酷场景,充满了血腥与悲壮的气息。诗人用夸张的比喻和强烈的画面感,展现了战争的暴力与生命的脆弱。
开头四句直接切入主题,用“碎如雪”形容月氏人的血肉横飞,用“劲如铁”形容他们的头颅坚硬。随后“快剑一斫天柱折”更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惨烈——仿佛连支撑天空的柱子都被砍断。而“留取胡卢饮生血”则进一步渲染了野蛮与血腥的氛围。
中间部分通过“冒顿老魅”(匈奴单于)的视角,描写战胜者的狂妄与嚣张。他们夜饮葡萄酒,庆祝胜利,而战败者的“鬼妻”只能在地上哭喊,亡魂在黑夜中哀嚎。这里用“哮唬声嘶酸”生动刻画了亡魂的痛苦与绝望。
最后四句笔锋一转,诗人以劝慰的口气对“颅”(战败者的头颅)说话,看似安慰,实则暗含讽刺。战胜者用敌人的头颅做酒杯(金留犁),而战败者的亡魂(黔州都督)只能在血泊中夜夜哭泣。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以及胜利者与失败者共同的悲剧命运。
全诗语言直白有力,意象鲜明,既有对战争暴力的直观展现,也有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用近乎狰狞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生命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