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十二时行孝文》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下午时分(日昳未),在家既要孝顺父母,又要讲兄弟义气。重点提醒男人别因为听了老婆的挑拨就和兄弟疏远,结果让父母伤心流泪。
它的魅力在于用短短28个字戳中了中国家庭千古难题: 1. "妻言兄弟疏"直指"婆媳矛盾""妯娌纠纷"这类家庭常见矛盾,老婆和兄弟闹别扭时,男人夹在中间最难做。 2. "教父母流双泪"这个画面特别扎心,点明不和睦的终极代价是让最该被孝顺的父母寒心。 3. "行孝兼行义"把孝道和兄弟情绑在一起说,暗示真正的孝顺不仅是伺候父母吃喝,更要维护家庭和谐。
说白了就是劝人:别娶了媳妇忘了娘,更别因为枕头风伤了手足情。现在很多家庭矛盾,其实900多年前这首诗早就说透了。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