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诸子过集草堂颜方平以刘姬之约逃席歌以调之

柔风香天散沉水,春灯欲眠更扶起。
饮中成就八仙歌,红裙队里纷才子。
回廊井头鹦鹉呼,绛桃飞落扑青奴。
酒酣传杯碎耳语,催使颜郎扶醉逋。
疑骑蝴蝶女墙去,眼花望小章台树。
平明走马报霞笺,墨痕怨殢巫山雨。
共知濠上有红儿,颜郎所欢为大姨。
明眸腻发两艳绝,阿母钱树扶参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宴饮的欢乐场景,用生动的画面和俏皮的语气调侃了一位中途逃席的朋友颜方平。全诗充满生活气息,像一场热闹的微醺直播:

开篇先营造氛围——春风带着沉香木的香气,本已熄灭的灯盏又被重新点亮。这里用"扶起"形容重新点灯,把灯拟人化,显得特别灵动。接着镜头转到宴席:诗人们像"八仙"般开怀畅饮,穿红裙的艺伎们穿梭其间,文人雅士与歌舞美人相映成趣。

突然鹦鹉在回廊学舌,桃花瓣飘落沾上竹席(青奴),这些细节让场景更鲜活。酒过三巡时,有人凑到颜方平耳边说悄悄话,原来是催他装醉开溜——这里"碎耳语"三个字把八卦氛围拉满,仿佛能看见有人挤眉弄眼的样子。

诗人用浪漫的想象调侃朋友:怕是变成蝴蝶翻墙赴约去了吧?醉眼朦胧连章台的树都看成双影。第二天果然收到他派人送来的粉色信笺,字迹像被雨水打湿般晕开,暗示他昨夜与佳人缠绵。

最后揭开谜底:原来大家都知道濠上有个红儿姑娘,是颜方平的心上人("大姨"指红儿是艺伎中的翘楚)。这个姑娘明眸皓齿、秀发如云,她养母靠着这棵"摇钱树"过得相当滋润。结尾看似调侃,实则透露出对自由恋爱的包容态度。

全诗妙在把逃席赴约写得既风雅又接地气,像用诗句拍的短视频:有特写(飘落的桃花)、有画外音(鹦鹉学舌)、有慢镜头(扶灯起身),最后还来了个八卦爆料。通过这场春夜闹剧,展现了明代文人纵情声色的生活,以及他们对情爱的幽默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