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其九 发愤勤学十二首

黄昏戌。琴书独坐茅庵室。
天子不将印信迎。誓隐山林终不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文人黄昏时分独自在茅草屋中读书弹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不慕权贵、坚守清高的志向。

前两句"琴书独坐茅庵室"用简单的生活画面,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读书人形象。简陋的茅屋、独自一人、琴书相伴,这些细节都透露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作者用直白的语言表明心迹:就算皇帝亲自拿着官印来请他出山做官,他也宁愿隐居山林,绝不妥协。这种决绝的态度展现了古代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坚定的志向。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画一幅简单的水墨画:一间茅屋、一个人、几本书、一张琴,就勾勒出文人傲骨铮铮的精神世界。这种宁折不弯的骨气,正是中国传统文人最珍贵的品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