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素园图送王二镜岩归里

君自会稽来,挹此东南美。磊节竹之操,虚中竹之理。

君本素心人,合与此君倚。今复洒然归,峭帆问烟水。

如遇会稽竹,道我念无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就像一幅清新的水墨画,用竹子为线索,讲述了一段温暖的送别故事。

前四句像是给朋友画肖像:你从会稽(绍兴古称)而来,身上带着江南的灵秀气质。你的品格像竹子一样刚直有节操("磊节"),内心又像空心的竹子般虚怀若谷("虚中")。这里用竹子作比喻,既符合江南特色,又巧妙夸赞了朋友的人品。

中间四句转入送别主题:你本就是淳朴之人("素心人"),和这清雅的竹子最相配。现在你要轻松潇洒地回乡("洒然归"),乘着快船穿过烟雨蒙蒙的水路。诗人特意选用"峭帆"(高耸的船帆)和"烟水"这两个画面感极强的词,让人仿佛看见一叶孤舟远去的场景。

最后两句最动人:如果你见到会稽的竹子,请告诉它们我一直在想念。这里把对朋友的思念转嫁给竹子,既避免了直抒胸臆的肉麻,又让这份情谊显得格外清新脱俗。就像现代人说的"看到月亮就想起你",只不过诗人选的是更有江南韵味的竹子。

全诗妙在三个"竹"的运用:先是用竹子夸朋友品德,再用竹子比喻友谊,最后让竹子当思念的信使。这种层层递进的写法,把普通的送别写得既风雅又情深,展现了古人"借物抒情"的绝妙笔法。

李宏

(1088—1154)宋宣州宣城人,字彦恢。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累官御史台主簿,刚直无隐,切于治道。高宗绍兴中历漕淮南、京西,皆著治绩。有《指剑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