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吴市灯二十四韵

吴儿一何巧,能事匪师传。
剪綵千葩散,泥金四照联。
象形元以类,物态岂云迁。
好鸟忘春啭,灵花总夜妍。
使星槎影动,奎宿斗光躔。
凤振台端羽,龙垂烛下涎。
九微含翠葆,三艳倚朱弦。
芝盖如云集,珠毬比月圆。
幻将风里蝶,现出火中莲。
紫气遥堪把,青辉蔼自鲜。
六鳌浮作地,七宝聚为筵。
仰见行空马,回看跕水鸢。
蜕虬唯骨立,画虎但皮悬。
兔捣姮娥傍,鸥栖菡萏边。
冰壶寒莹魄,玉树煖生烟。
城郭宁知夕,欢呼定有年。
冶郎方并靥,游女复齐肩。
户外皆盈绣,人间尽挟仙。
障偏图孝节,屏乃绘忠贤。
故事村翁识,奇观稚子怜。
珊瑚雕绮席,犀兕刻觥船。
有燄俱成烬,无灰不可然。
岂须东壁白,暂照草亭玄。
万劫常明者,荧荧古佛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咏吴市灯二十四韵》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吴地元宵灯会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民间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节日氛围。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前4句): 诗人惊叹吴地工匠手艺精巧,无需师傅传授就能制作各种彩灯。他们用彩纸剪出千万朵花,用金箔装饰得灯火通明,这些灯笼造型逼真,仿佛把真实的花鸟虫鱼都搬到了灯会上。

灯会盛况(中间大部分): 诗人用大量比喻描写灯笼的千姿百态:有的像星星闪烁,有的像凤凰展翅,有的像蛟龙吐珠。灯笼制作精美,有的像翠绿的车盖,有的像明月般圆润。特别提到"火中莲"这个意象,既指莲花灯,也暗喻灯火辉煌。

灯笼种类: 诗中列举了各种灯笼:动物造型的(龙、凤、虎、兔)、神话主题的(嫦娥捣药)、日常物品的(冰壶、玉树)。还提到灯笼上绘有忠孝故事,说明当时灯笼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教化功能。

节日氛围: "城郭宁知夕"等句描写人们沉浸在欢乐中忘记了时间。青年男女盛装出游,街上到处都是穿着华丽的人群,整个城市变成了人间仙境。

结尾(最后6句): 诗人感慨这些精美的灯笼终将燃尽,但佛前的长明灯永远不灭。这里既写实(灯笼会熄灭),又暗含哲理(真正的光明是永恒的)。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像纪录片一样全面展现了古代灯会,从制作工艺到现场氛围都生动再现 2. 运用大量比喻和典故,把静态的灯笼写得活灵活现 3. 在热闹描写中暗含哲理,提醒人们欢乐易逝,永恒的真谛需要用心寻找 4. 语言华丽但不堆砌,每个比喻都恰到好处,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人通过描写灯笼,实际上是在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张元凯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