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座寺

石子冈前高座寺,犊车曾向此徘徊。
清谈未解倾人国,更引番僧度海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京石子冈前的高座寺,借古讽今,暗藏深意。

前两句写景叙事:石子冈前有座高座寺,当年贵族们乘着牛车在此地徘徊游赏。这里用"犊车"(牛车)暗指东晋贵族们的奢华生活,他们常乘牛车出游清谈。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这些贵族们整天清谈玄学,虽然没直接导致国家灭亡,但他们推崇的佛教却引来了外国僧人渡海而来。这里"番僧"暗指当时来华传教的西域僧人,"度海"指他们远渡重洋而来。

诗人表面写寺庙,实则讽刺当时社会现象:贵族们沉迷空谈,不务实事,间接导致异域文化大量传入。诗中用"清谈"与"倾人国"形成强烈对比,暗示清谈误国;用"更引"二字突出因果关系,说明文化入侵的严重后果。

全诗短短四句,却通过具体意象(石子冈、犊车、番僧)和精妙用词("徘徊""更引"),生动展现了历史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批判。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