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湖谒杨升庵先生遗像
一池止水寒生秋,万柄莲香红欲流。
中有名贤气清越,乾坤今古空云浮。
桂湖秋风生桂子,升庵先生有故里。
滇池放逐此孤臣,巍然遗像隆禋祀。
文山而后无状元,惟有先生名独尊。
礼经凛然不可灭,额阍侃侃陈危言。
谏书直抗声琅琅,千秋廷杖血生香。
惊走龙蛇震川泽,滇云终古含苍茫。
君不见太白流贬穷幽探,夜郎明月春酒酣。
东坡谪居万里之岭南,胸中大海齐包含。
吾乡文章忠义自千古,请与先生鼎足而成三。
中有名贤气清越,乾坤今古空云浮。
桂湖秋风生桂子,升庵先生有故里。
滇池放逐此孤臣,巍然遗像隆禋祀。
文山而后无状元,惟有先生名独尊。
礼经凛然不可灭,额阍侃侃陈危言。
谏书直抗声琅琅,千秋廷杖血生香。
惊走龙蛇震川泽,滇云终古含苍茫。
君不见太白流贬穷幽探,夜郎明月春酒酣。
东坡谪居万里之岭南,胸中大海齐包含。
吾乡文章忠义自千古,请与先生鼎足而成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桂湖瞻仰明代状元杨升庵遗像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交融,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开篇用"一池止水"和"万柄莲香"勾勒出桂湖秋景,水面平静透着寒意,盛开的莲花红艳似要流淌。这清冷的画面中,杨升庵的遗像仿佛带着清雅气质,让作者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中间部分转入对杨升庵生平的追忆。这位明代状元因直言进谏被贬云南,就像南宋文天祥之后,能称得上真正状元风骨的只有杨升庵。他冒死进谏的凛然正气,廷杖受刑时溅血生香的壮烈,都如同惊雷震动山川,在云南的云雾中留下永恒印记。
最后将杨升庵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李白流放夜郎仍对月畅饮,苏轼贬谪岭南却胸怀如海,而杨升庵与他们一样,用文章和忠义铸就了不朽精神。作者自豪地表示,自己家乡这位先贤完全可与李白、苏轼并列为三。
全诗通过湖光秋色烘托历史人物,用"血生香"这样强烈的意象突显气节,最后以三大文豪并列收尾,既赞美了杨升庵,也彰显了中华文化中一脉相承的文人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