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会·白光生

白光生,青艳至,红辉总好。腾玄耀。妙黄深奥。般般彩色,把明珠覆焘。晴空外、来往仙道。封成永号。便受玉皇宣诰。云霞里、上真惟到山会聚,发琼言阐道。同归去、长住三岛。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绚丽奇幻的神仙世界,充满视觉冲击力和浪漫想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色彩交响曲
开篇就用五种颜色构建画面:白光是序幕,青色登场,红霞最美,金光玄妙,黄色深邃。这些色彩不是静态的,像打翻的调色盘般流动交融,最终被明珠的光华笼罩。这种写法就像现代电影的蒙太奇镜头,让读者眼前闪过一连串惊艳的画面。

2. 神仙朋友圈
晴空中神仙们踩着"仙道"(可以理解为彩虹桥)串门,他们都有玉帝颁发的"神仙职称证书"(宣诰)。云霞深处的高级神仙(上真)举办山间派对,不是喝酒聊天,而是讨论宇宙真理(阐道)。最后大家组团回蓬莱仙岛长住,就像现代人结伴度假。

3. 文字魔术
作者用"覆焘"(覆盖)、"封成永号"(册封称号)等陌生化表达制造距离感,但核心是展现凡人想象中的神仙生活——不用上班,整天赏景论道。把"三岛"仙境写成终极度假胜地,其实暗含对现实生活的诗意超越。

全词最妙处在于用绚烂的色彩和热闹的神仙社交,写出人类对永恒美好的向往。就像我们今天用特效电影造梦一样,古人用文字搭建了这个令人神往的奇幻世界。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