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二首 其二

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
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僧形象。前两句"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用简单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在寂静山林中久病缠身、白发稀疏的僧人形象。"数寸丝"这个细节描写特别生动,让人直观感受到他衰老的程度。

后两句"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最有深意。表面上写僧人向西远行经过沙漠,实际上暗指他即将走向生命终点(佛教中"西行"常暗指死亡)。"枕上寥寥心独知"这句尤为动人,躺在枕头上那种孤独、无人理解的感受,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孤寂感。

整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人在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时的孤独体验。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空林""白发""流沙""独知"这些意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老僧内心的苍凉。这种用简单词语表达深刻人生体验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