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南望铜官晓色新,三株松下一茅亭。
何当濯足临前涧,坐石閒书相鹤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居的闲适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南望铜官晓色新,三株松下一茅亭"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画:清晨向南望去,铜官山在晨光中格外清新,三棵松树下静静立着一座茅草亭子。这里用"晓色新"突出山间清晨空气的清新,用"三株松"的精确数字让画面更真实可感。

后两句"何当濯足临前涧,坐石閒书相鹤经"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什么时候能在山涧边泡泡脚,坐在石头上悠闲地抄写养鹤的书籍呢?"濯足"这个动作特别生动,把山居生活的惬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相鹤经"的典故(古人养鹤的专著)则透露出文人雅士的高洁情趣。

整首诗妙在把普通的山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通过清晨山色、松间茅亭、涧边濯足、石上读书这四个镜头,传递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让人读着读着就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仿佛也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和溪水的凉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