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布谷歌

布谷,布谷,声长,声促;
布谷,布谷,时断,时续。
江城烟雨细如织,五夜飞鸣似歌哭。
绕枕千声送两耳,之子惊愁空翻覆。
乍啼一声悲,欲还野陌怅冥迷。
故园老麦芒攒槊,戢翎徒望暗云垂。
再啼一声苦,繁华觑眼知谁主?
人天寥落尔安归,试栖难定择高树。
三啼一声酸,过墙呼侣暂盘桓。
几处鼻息鸣鼍鼓,岂见江湖行路难。
布谷,布谷,客怀枨触;
布谷,布谷,肠如转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布谷鸟的叫声为线索,通过声音的变化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漂泊的孤独与愁苦。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布谷"的重复叫声营造出连绵不绝的听觉效果,就像在烟雨朦胧的江城夜晚,布谷鸟时断时续的鸣叫伴随着失眠的游子。这里用"似歌哭"的比喻,暗示鸟鸣中带着悲情。

2. 中间三个"一声"的排比是情感递进的核心: - 第一声"悲"带出对故乡麦田的思念,像长满尖刺的麦芒般扎心 - 第二声"苦"转向现实困境,在繁华城市找不到归属,像鸟儿找不到合适的树枝栖息 - 第三声"酸"更显孤独,墙外鸟儿尚能呼朋引伴,而屋内人只能听着别人的鼾声,独自体会江湖漂泊的艰辛

3. 结尾又回到布谷的叫声,用"肠如转毂"这个生动的比喻,把游子内心翻江倒海的愁绪比作不停转动的车轮,让抽象的愁苦变得具体可感。

全诗妙在: - 用声音贯穿全篇,从听觉引发情感 - 把鸟与人对应,鸟的困境暗示人的处境 - 三个"一声"像三个特写镜头,层层深入展现愁绪 - 比喻都很生活化(麦芒、车轮等),让深刻情感变得易懂

就像深夜听到的火车鸣笛,布谷的叫声在这里成了触发乡愁的开关,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辗转难眠的思乡之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