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诗意的旅行,用简洁的画面串联起四个江南名胜,传递出古人旅途中的潇洒与悠然。
前两句"朝辞海涌千人石,暮宿枫桥半夜钟"像两个电影镜头:清晨告别苏州虎丘的千人石(传说吴王阖闾墓前的巨石),傍晚就睡在枫桥边听着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里用"朝辞""暮宿"的对比,既写出行程紧凑,又暗含时光流转的美感。
后两句"明日馆娃宫里去,洞庭呼起一帆风"继续展望未来:明天要去探访馆娃宫(吴王夫差为西施建的宫殿),还要在太湖(洞庭)扬起风帆远航。一个"呼"字特别生动,仿佛诗人能召唤清风相助,展现出随性自在的旅行态度。
全诗最妙的是把地理空间(虎丘-枫桥-灵岩山-太湖)和时间线索(清晨-夜晚-明日)编织成流动的画卷,每个地名都承载着历史典故,但诗人不直接怀古,而是通过自己的行踪让这些古迹活起来。读来既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灵秀,又能体会到古人"说走就走"的洒脱情怀。
胡珵
宋常州晋陵人,字德辉。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学于杨时、刘安世。李纲为相,理在幕中,为汪伯彦、黄潜善所忌,以尝润色陈东所上书,贬梧州。高宗绍兴初召试翰林,兼史馆校勘。秦桧主和议,理与朱松等抗疏极言不可,出知严州。罢职穷困而死。有《苍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