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客堂

山水吴兴窟,风流一代雄。
满城溪月里,六客笑谈中。
玉骨埋黄陌,云书挂碧空(自注:六客堂,东坡所书也。)。
声名百年旧,无复二三公。

现代解析

这首《六客堂》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韵味的文人雅集图景。

前四句像电影开场镜头:湖州(吴兴)的山水美景是文人聚集地,当年这里曾有过风流倜傥的盛况。月光洒满城中溪水时,六位雅士在堂中谈笑风生。这里的"六客"暗指苏轼等六位宋代文豪的著名雅集。

后四句转入时光流逝的感慨:曾经的风流人物已成黄土,只有苏轼题写的"六客堂"匾额仍高悬空中。百年声名虽在,但当年的人物早已不在。最后一句特别打动人——当年那群杰出人物,如今再也凑不齐了。

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前四句的热闹与后四句的寂寥,当年的群贤毕集与如今的物是人非。最精彩的是"云书挂碧空"这个意象,既写实(苏轼题字),又象征文人风骨永存。语言看似平淡,却饱含对文人雅士风流云散的深深怅惘,让读者感受到历史长河中那些璀璨瞬间的珍贵与易逝。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