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伯时三马图卷
渥洼汗血真龙种,千里霜蹄贾馀勇。
阊阖牵来三疋练,雾鬣霜鬃欲飞动。
龙眠居士笔有神,独怜神骏为写真。
雪堂老翁亲洒翰,妙墨著楮光如新。
三百年间一萧瑟,此书此画俱难得。
市骨犹拚五百金,此卷应当万金直。
方今四海同一家,玉关咫尺无尘沙。
十二闲中尽騠駃,不须更画青丝结。
阊阖牵来三疋练,雾鬣霜鬃欲飞动。
龙眠居士笔有神,独怜神骏为写真。
雪堂老翁亲洒翰,妙墨著楮光如新。
三百年间一萧瑟,此书此画俱难得。
市骨犹拚五百金,此卷应当万金直。
方今四海同一家,玉关咫尺无尘沙。
十二闲中尽騠駃,不须更画青丝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幅画有三匹骏马的画卷,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画中马的神韵和画家的高超技艺。
前四句先描写画中三匹骏马的神采:它们像传说中的神马一样雄健,雪白的鬃毛仿佛在风中飞扬,充满动感。这里用"真龙种"形容马的血统高贵,"千里霜蹄"表现马奔跑的英姿。
中间六句转而称赞画家李伯时(号龙眠居士)的画技高超,说他笔下的骏马栩栩如生。特别提到"雪堂老翁"(可能指苏轼)为画题字,使这幅作品更加珍贵。诗人感叹这样的书画杰作三百年难遇,价值连城,比古代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还要珍贵。
最后四句写现实意义:如今天下太平,边关无战事,皇家马厩里都是骏马良驹,不再需要画战马出征的场景了。这里暗含对和平盛世的赞美。
全诗通过赞美画作,展现了三个层次:
1. 画中骏马的生动形象
2. 画家技艺的精湛绝伦
3. 太平盛世的时代背景
诗人用"飞动"的骏马形象、"光如新"的墨色效果等具体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这幅名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最后将画作价值与时代背景联系起来,使简单的题画诗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