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赤嵌城远眺时的所见所感,画面感极强,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鹿耳鲲身翠屿连,云光海色雨晴天"一开篇就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海天画卷。诗人站在高处,看到鹿耳门和鲲身岛这些岛屿像翠绿的宝石一样串联在一起,天空的云彩和海水的颜色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交相辉映。这里用"翠屿连"三个字,把岛屿的连绵起伏写得活灵活现。
颔联"江帆晓渡波间影,市宅寒炊竹外烟"将视线拉近,写江面上的帆船在晨光中航行,倒影随波荡漾;远处集市人家的炊烟从竹林外袅袅升起。这两句一动一静,既有江上繁忙的运输场景,又有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充满生活气息。
颈联"山似画屏时染黛,水如冰镜日磨鲜"用两个绝妙的比喻:群山像画屏一样,随着季节变换披上不同颜色的外衣;水面像冰做的镜子,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日磨鲜"这个说法特别新颖,仿佛太阳每天都在打磨水面,让它保持光亮如新。
尾联"凭高得趣閒瞻眺,万里乡关一望悬"是诗人的感慨:站在高处悠闲地眺望,思绪却飘向了万里之外的故乡。这里的"一望悬"用得巧妙,既写视线之远,又暗含对故乡的牵挂之情。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远到近,又从近到远,最后定格在诗人思念故乡的特写上。诗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自然景物写得生动活泼,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在欣赏美景之余,那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引起每个游子的共鸣。
陈辉
陈辉,字晦叔,福唐(今福建福清)人。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再知赣州。孝宗隆兴元年(1163)以两浙转运使兼知临安府,二年,改建宁府,又改湖州。乾道元年(1165)知广州(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