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语花 花朝春分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小院嫌岑寂。燕归曾识。剪芳痕、依旧草昏南陌。

分来国色。都不管、寒香狼藉。空几度、阴晴费了,染成一庭碧。

屈指韶光堪惜。艳冷辉迟,喜花期兹日。风信迢遥,更倡条、嫩叶数番消得。

听残玉笛。临画槛、杏杉吹湿。怅无憀、远黛轻柔,薄恨依然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春分时节花开花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淡淡的春愁。

上阕(前八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早春庭院: 1. "轻风皱瀫,稚雨烘烟"用拟人手法写春风像孩子般调皮,吹皱水面;细雨像在烘烤雾气,制造出朦胧的春景。 2. "小院嫌岑寂"写院子因春寒显得冷清,用"嫌"字赋予院子人的情感。 3. 燕子归来、花草萌发的景象中,"分来国色"暗指牡丹盛开,但"寒香狼藉"又暗示花朵在春寒中凋零的遗憾。

下阕(后八句)转入抒情: 1. "屈指韶光堪惜"直接点明对春光易逝的惋惜,像在数着手指计算剩下的美好时光。 2. 用"艳冷辉迟"形容春阳不够温暖,"风信迢遥"写春风时有时无,突出春天气候的不稳定。 3. 结尾的"怅无憀"(无聊的惆怅)、"远黛轻柔"(远山如眉)、"薄恨依然积"等,将景物与愁绪交融,把赏花人面对短暂春光的无奈心情写得含蓄动人。

全词妙在: - 用"皱""烘""剪"等动词让静态春景活起来 - 通过花开花落的对比,暗喻美好事物的易逝 - 最后把无形的春愁,化作可以"积累"的实物,让抽象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春日庭院图,画中有风吹雨润,有花开花落,更有赏花人站在画中轻轻叹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