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行在赋赠 其二

赋就凌云是子虚,时来应诏上公车。
江都自挟天人策,宣室应收痛哭书。
照夜旧誇南海月,抟风今化北溟鱼。
经纶草昧君能事,避世金门乐有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从怀才不遇到终得重用的故事,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

前四句写主人公的际遇转变:他原本像司马相如写《子虚赋》那样空有才华("赋就凌云"),终于等到机遇应召入仕("上公车")。他像汉代董仲舒那样胸怀治国良策("天人策"),像贾谊那样在宣室殿向皇帝呈上忧国忧民的文章("痛哭书")。

后四句用两个生动的比喻:先说他曾经像南海夜月般清高自许("照夜旧誇"),如今却像北海巨鱼乘风破浪施展抱负("抟风今化")。最后赞叹他既能治理乱世("经纶草昧"),又能在朝堂保持超然心态("避世金门")。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信念——真正的才华终会遇见施展的舞台,而成功后的主人公依然保持着文人风骨。这种积极进取又不失本心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