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旧宅

列国雄吞际,人材北学难。
凄凉吴邑里,惆怅鲁衣冠。
旧宅归蓬颗,新祠倚杏坛。
一桥通夹巷,蔽井树阴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弟子子游旧宅的荒凉景象,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感慨。

前两句写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人才难以专心求学("北学"指到北方鲁国向孔子学习)。三四句用"凄凉""惆怅"直接抒发情感,吴地的子游故居和鲁国的儒生衣冠都已凋零。

五六句通过对比形成强烈反差:旧宅如今长满野草("蓬颗"指蓬草),而新建的祠堂却紧挨着孔子讲学的杏坛。最后两句用细腻的景物描写烘托氛围:小桥连接着狭窄巷子,井台被树荫笼罩显得阴冷,这些具体意象共同营造出萧条寂寥的意境。

全诗没有直接议论,而是通过场景的对比和意象的铺陈,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作者对儒家文化衰微的痛惜。诗中"旧宅"与"新祠"、"吴邑"与"鲁冠"的时空交错,形成深沉的历史纵深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