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越水浸天云脚乱,越山洗露秋骨巉。
山重水远地万顷,居者暇裕无毁谗。
朝家左顾倚藩扞,提兵开府为立监。
得吾耆老自青琐,命书临遣芝泥缄。
公以文章政事豪,骥跃天衢{左犭右也}羁衔。
七闽南海劫大利,伟望压俗山之岩。
欲公锦衣耀闾里,绶章灿烂拖虹縿。
神武方兹五兵戢,高躔夜半隳祅搀。
劭农决讼更何事,宁有纤蠹烦荑摲。
黄堂歌酒醉宾从,独持大体钩最凡。
姓名定入神仙籍,蓬莱上下鸾鹤骖。
何当东去一解榻,归心千里追飞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壮丽画卷,同时赞美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地方官员。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开篇用"越水浸天""越山洗露"的夸张手法,展现了绍兴(古越州)山水相接、云雾缭绕的壮阔景象。这里用"秋骨巉"形容山石嶙峋,像被秋露洗刷过的骨架,既写出山势险峻,又暗含清朗之气。

中间部分转入对程给事(程大人)的赞颂。说他从中央调任地方后,就像脱缰的骏马施展才华,在福建广东一带政绩斐然。诗中用"锦衣耀闾里"比喻他衣锦还乡的荣耀,"黄堂歌酒"描写他宴请宾客的潇洒形象,突出其既能处理政务又能与民同乐的特质。

结尾充满浪漫想象,说程大人的政绩足以名列仙籍,乘鸾驾鹤遨游蓬莱。最后两句尤为动人:诗人说自己恨不得立刻东行拜访,让归心追随着程大人的船帆而去,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仰慕之情。

全诗巧妙地将山水之美与为政之德相结合,既展现了江南的灵秀风光,又塑造了一个亲民有为的官员形象。诗中"山重水远地万顷,居者暇裕无毁谗"等句,暗示在程大人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将政绩融入风景的写法,比直接歌颂更显高明。

钱藻

(1022—1082)临安人,寓居苏州,字醇老。钱明逸从子。仁宗皇祐五年进士。复中制科。为秘阁校理。三上书乞慈圣后归政。历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为政简静有条理,不肯循私取显。官终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东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