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寺夜景。
第一句"手笔华岩梵笈新"说的是寺庙建筑精美,佛经典籍崭新,暗示这是一处香火旺盛的佛教圣地。"手笔"指建筑工艺,"华岩"形容山岩壮丽,"梵笈"就是佛经。
第二句"更开宝地接迷津"讲这座寺庙为迷茫的人提供精神指引。"宝地"指佛寺,"迷津"比喻人生的困惑。意思是说这座寺庙不仅建筑美,还能为困惑的人指点迷津。
后两句转入夜景描写:"一声金磬人初静"写傍晚寺庙的钟磬声响起,人们开始安静下来;"月照空山草自春"写月光洒在空寂的山间,野草在月光下显得生机盎然。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意境。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动静结合 - 钟声的余韵与月夜的静谧形成对比
2. 情景交融 - 把寺庙的宗教氛围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
3. 禅意深远 - 通过空山明月、自发生长的野草,暗喻佛法自然、万物有灵的思想
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用简练的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这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