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立轩梅诗十首 其六

苍天变色雪漫漫,树树江头带恨看。
旧读史来今记忆,白衣冠客从燕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萧瑟画面,并借古喻今,表达了悲壮之情。

前两句写景:灰蒙蒙的天空下着漫天大雪,江边的树木都披上了银装,仿佛带着哀愁在风中伫立。这里用"带恨看"赋予树木人的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沉重。

后两句用典:诗人联想到历史上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当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送行时所有人都穿着白衣白帽,预示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壮举。诗人此刻看着雪景,白衣白雪的景象与历史记忆重叠,暗示当下或许也面临着类似的悲壮时刻。

全诗通过冬日雪景的凄凉,与历史典故的悲壮相互映照,既写眼前实景,又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诗人没有明说当下的处境,但通过这个典故,让读者感受到他可能正面临着重大抉择或困境,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情怀。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