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河舟晚

疏林无人叶飞影,暝渚归帆贴空冷。
断岸泥多鸭爪痕,乱山钟到鸦巢顶。
邻舟袅袅歌入烟,明月已让星悬天。
来风吹衣恐仙去,白道还疑翠微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带点神秘的河畔黄昏图景,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前两句写景:稀疏的树林空无一人,只有树叶的影子随风飘动;暮色中的小洲旁,归来的船帆紧贴着寒冷的天空。这里用"贴空冷"三个字,把傍晚河面的寒意写得触手可及。

中间四句继续丰富画面:岸边泥土上满是鸭子的脚印,远处群山中寺庙的钟声一直传到乌鸦的巢边。邻船飘来袅袅歌声,融入暮烟之中,这时月亮已经升起,但星光依然明亮。这些细节描写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既有地上的鸭爪痕,又有空中的钟声,还有飘荡的歌声,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转向抒情:微风吹动衣衫,让人恍惚间觉得自己要羽化登仙;月光下的小路,在青翠山色中若隐若现。这里把现实景物和飘渺的想象融合在一起,给整首诗增添了几分仙气。

全诗就像用文字画的一幅水墨画,从近处的树林、河岸,到远处的群山、星空,层次分明。诗人用"鸭爪痕""鸦巢"这样接地气的意象,和"恐仙去"的遐想形成有趣对比,让平凡的河畔晚景变得既真实又梦幻。最妙的是全诗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但通过"归帆""歌声""吹衣"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隐藏在景物背后的生活气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