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丁节林的人,他像神话里三生不死的仙鹤一样超脱,辞官回到名叫羊角山的家乡。后两句用浪漫的想象说:当初和他一起乘风遨游的神仙们不知去了哪里,只留下丁节林像美玉般高洁的品格在人间。
全诗用四个画面传递深意: 1. "华表鹤"用北京故宫华表上望君归的石鹤典故,暗示丁节林曾是为国效力的官员 2. "羊角山"既是地名,又让人联想到《庄子》里乘风而上的旋风,暗指超然物外 3. "群仙御风"把同僚比作神仙聚会,展现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光 4. "玉佩"既是实物,更象征主人公冰清玉洁的操守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对比:神仙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丁节林的精神品格像玉佩般永远流传。这种"物质会消亡,精神永存"的哲思,通过具体意象自然流露,既不刻意说教,又让人回味无穷。
全诗短短28个字,既有神话色彩,又有现实指涉;既写归隐之乐,又暗含对官场的感慨;最终升华为对高尚人格的礼赞,展现出中国古诗"言浅意深"的典型魅力。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