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湘人·又题秦淮秋泛图
想红楼乍下,画舫争携,桃根桃叶相并。袖惹花钿,香余酒袂,拚得水窗酩酊。
斜倚衫青,横冲波绿,有人煎茗。算六朝、金粉无多,留与烟波千顷。
秋思被风吹紧。又小鬟催酒,阻人归兴。看丁字帘前,恰耐晚窗秋冷。
莫嫌醉态,浅斟低唱,定入旗亭佳品。渐淡月、沁透衣襟,倚棹照来清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秋夜泛舟的浪漫画卷,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上阕开篇用"红楼""画舫"等意象勾勒出秦淮河畔的热闹场景,歌女们(桃根桃叶是歌女代称)相伴游船,衣袖沾染着花香酒气,醉倚船窗。一个"拚得"(甘愿)道出纵情享乐的决心。接着镜头转向煮茶人,在青衫绿波间煎茶,将六朝繁华比作过眼云烟,最终都化作浩渺烟波。
下阕转入秋夜微凉的情境。秋风吹紧时,侍女催酒反而助长了游兴。透过船帘看秋夜寒窗,词人主张"浅斟低唱"的微醺状态才是最高境界。"旗亭佳品"用唐代诗人比赛作诗的典故,暗示这种闲适情趣堪称上乘。结尾处淡月浸透衣衫,清影投落船板,以空灵的月光收束全篇,余韵悠长。
全词妙在将享乐与雅致完美融合:既有纵酒狂欢的痛快,又有煮茶赏月的清雅;既写歌女环侍的热闹,又留淡月清影的静谧。通过"醉态"与"清影"的对比,展现了文人追求的那种"半醉半醒"的理想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