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亭

恋恋栏干去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
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
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
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同上书册五页三一三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云海亭》描绘了作者在亭中观景时的沉醉与遐想,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首联“恋恋栏干去复留,恍然天地与身浮”写作者在栏杆边徘徊不去,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有种飘然欲仙的轻盈感。这种体验就像站在高处,突然觉得世界和自己都在浮动,既真实又梦幻。

颔联“水涵空界光无际,山在地州翠欲流”用夸张的手法写景:湖水倒映着天空,光影无边无际;远处的青山翠色浓郁,仿佛要流淌下来。这两句把静景写活了,尤其是“翠欲流”三个字,让山色有了动态的美感。

颈联“点破琉璃云表雁,足成图画柳边舟”是诗中最精巧的比喻:飞雁划过如琉璃般明净的天空,像一笔点缀;柳树下停泊的小舟,恰好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诗人像画家一样,捕捉到最灵动的细节。

尾联“岁阑却自忘归兴,更欲同为雪后游”突然转折:明明已是岁末该回家,却因景色太美忘了归程,甚至想约人雪后再来游玩。这种“乐不思蜀”的心情,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妙在三点:一是用“浮”“流”“点破”等动词让静态风景活起来;二是比喻新颖(如琉璃喻天空);三是写出普通人都会有的体验——看到绝美风景时,既想永远停留,又期待下一次相遇。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做了一场沉浸式的云海亭之游。

俞灏

俞灏(1146—1231),宋人,先世居杭,徙家湖州乌程,字商卿,自号青松居士。光宗绍熙四年进士。授吴县尉,知招信县。宁宗嘉定中历知安丰军、常德府。在任备马储粮,随军策应,颇著劳绩。七年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寻以昏老寝罢与祠禄。理宗宝庆二年致仕。筑室西湖九里松,晚喜观释氏书。有《青松居士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