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松花江的壮阔景色,同时暗含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感慨。
前四句写江水的源头和气势:开篇用"东去大江水"直接勾勒出大江东去的动态画面,接着好奇追问这滔滔江水究竟从何处发源。三、四句用"混同天一色"展现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象,"长白雪千堆"则点出长白山积雪是江水之源,用"千堆雪"的比喻既写实又富有诗意。
中间两句写沿岸风光:"远塞茫茫划"写辽阔的边塞被江水划开,就像在苍茫大地上画出一条线;"孤城滟滟开"写江边孤城在水光映照下闪烁的景象,一动一静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诗人登上北山远眺,看到如此壮美的江河,却突然感到"惆怅"。这里的"济川材"暗喻治国安邦的人才,表面是感叹没有渡江的船只,实则含蓄表达了对国家缺乏栋梁之才的忧虑。
全诗妙在写景宏大却不空洞,最后两句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让壮丽山河与深沉感慨相互映衬。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转换,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