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公鸡打鸣的场景,但藏着很深的寓意。
前两句特别接地气,就像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公鸡打第一声"咯咯"时屁股翘一下,叫第二声又翘两下。这种生活化的描写让人会心一笑,画面感很强。
但后两句突然拔高意境:当公鸡叫到第三声,就像把太阳从东海里喊出来了(扶桑是神话里太阳住的神树),一下子就把天上剩下的星星和月亮都赶跑了。这里用"扫尽"这个词特别有力道,像用大扫帚把夜空打扫干净似的。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出了惊天动地的效果。表面写公鸡打鸣,实际在歌颂平凡事物中蕴含的伟大力量——就像每天早上的鸡鸣,看似普通,却能唤醒整个世界的黎明。最后两句的日出景象,暗喻新力量取代旧事物,充满向上的生命力。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