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道中

东南财赋区,江淮实渊薮。
挽粟输神京,贡琛会九有。
河伯效厥灵,恪如奉官守。
如何神尧世,降割灾畎亩。
我来经兹土,不忍重回首。
四望尽洪流,莫分培与塿。
鹳鹤失低巢,鼋鼍窟高阜。
狼籍纷鱼虾,颠连殃鸡狗。
萧萧芦荻花,其下惟井臼。
茅屋或露尖,稻陇多悬罶。
舟行改故道,蒲帆任风走。
行旅但张目,长年亦袖手。
嗟此一方民,几得耕千耦。
筑塞兴大役,愁夫复愁柳。
蠲赈荷皇恩,严纶戒箕斗。
勖哉奉行者,人事思引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淮阳地区遭遇洪灾后的悲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灾前繁荣(开头8句):淮阳本是东南富庶之地,像聚宝盆一样向京城输送粮食财物,连河神都乖乖听话。但没想到在太平盛世竟会突降天灾。

2. 灾后惨状(中间12句):用白描手法展现触目惊心的画面:
- 洪水淹没一切,分不清高地洼地
- 水鸟失去窝,鱼鳖爬上山顶
- 鱼虾在浑水里翻腾,鸡狗遭殃
- 只剩芦苇丛中露出的井台
- 茅屋顶尖露出水面,稻田里挂着渔网
- 船只被迫改道,船夫都束手无策

3. 救灾反思(最后8句):百姓无法耕种,官府既要组织修堤(愁没壮丁和柳枝),又要发放救济。诗人提醒执行救灾的官员要多反思人为过失,别总推给天灾。

艺术特色:
- 对比强烈:前8句繁华与后文惨状形成巨大反差
- 画面感强:像纪录片镜头,从全景到特写展现灾情
- 语言平实:不用华丽辞藻,用"鱼虾""鸡狗"等家常事物增强真实感
- 思想深刻:最后点出人祸因素,超越单纯的天灾描写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真实记录古代自然灾害场景,同时体现儒家官员"为民请命"的责任意识,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人道主义关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