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谷柬其高徒陈绍祯
昔游中吴第一山,主山都纪张秋谷。
开门迎我车骑进,扫榻坐我林间屋。
我观秋谷心休休,仙风道骨非凡流。
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
笑怀顿觉高怀放,瀹茗焚香与酬唱。
时出瑶琴弹古音,旋开碧瓮浮春酿。
酒阑便与秋谷辞,弟子罗拜皆仙姿。
就中独见陈绍祯,风骨彷佛同其师。
别来十载今重访,秋谷仙踪已长往。
苍松老桂尚依然,抚景令人动遐想。
乘鸾乘鲤未可知,蜕形想似陈希夷。
还须夜夜望云表,恐有化鹤归来时。
开门迎我车骑进,扫榻坐我林间屋。
我观秋谷心休休,仙风道骨非凡流。
出岫孤云袅晴昼,倚天长剑凌清秋。
笑怀顿觉高怀放,瀹茗焚香与酬唱。
时出瑶琴弹古音,旋开碧瓮浮春酿。
酒阑便与秋谷辞,弟子罗拜皆仙姿。
就中独见陈绍祯,风骨彷佛同其师。
别来十载今重访,秋谷仙踪已长往。
苍松老桂尚依然,抚景令人动遐想。
乘鸾乘鲤未可知,蜕形想似陈希夷。
还须夜夜望云表,恐有化鹤归来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一位叫张秋谷的道士朋友,并写给他的徒弟陈绍祯的。全诗情感真挚,充满对故人的追忆和对道家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回忆十年前拜访秋谷的情景:在苏州第一山(可能指虎丘或灵岩山),秋谷热情招待作者,两人在林中品茶弹琴、饮酒作诗。作者用"仙风道骨""孤云""长剑"等意象,把秋谷塑造成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
中间特别提到秋谷的徒弟陈绍祯,说他"风骨仿佛同其师",暗示师徒二人都是气质脱俗之人。这里既夸赞了徒弟,也侧面烘托出师父的风采。
最后写十年后重访故地,秋谷已仙逝("仙踪已长往"),只留下当年的松树桂树。作者想象秋谷可能像传说中陈抟老祖那样羽化登仙,甚至幻想他某天会化作仙鹤归来。这种浪漫的想象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透露出对道家"得道成仙"境界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道家隐士的生活写得充满诗意。通过今昔对比,既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用神话传说来化解悲伤,显得超脱而富有哲理。诗中"扫榻坐我林间屋""瀹茗焚香与酬唱"等场景描写,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向往的清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