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科举制度的讽刺,用简单的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说大家都在吹嘘文章写得花里胡哨,但根本没真正钻研经典学问。就像现在网上很多人跟风写爆款文章,其实肚子里没真货。
"呈卷犹颜赤"是说考生交卷时自己都觉得脸红(知道写得不行),"持衡自眼青"讽刺考官带着有色眼镜评判,就像现在某些评委凭关系打分。
"雕龙"比喻辞藻华丽得像雕刻龙纹,"振鹭"指装模作样混在考场的人,就像穿着白西装的混混混进高端场所。诗人说这些人把考场搞得乌烟瘴气。
最后两句最犀利:社会风气败坏到连房梁(楹)和茅草(莛)都分不清了,暗指科举制度已经分不出真人才和草包。就像现在某些选拔机制,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被埋没。
全诗用考试作弊、评委不公这些古今相通的现象,讽刺了形式主义的社会病,今天读来依然觉得针砭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