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临桂王侍御四印斋刻宋元词最富,近又得二种,各纪以词
伤心千古才人泪,都在倚声中。
隔浦风荷,拂堤烟柳,历历旧游踪。
吴门家住,长安久旅,憔悴应同。
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右仿元巾箱本清真集)。
隔浦风荷,拂堤烟柳,历历旧游踪。
吴门家住,长安久旅,憔悴应同。
且共尊前,莫思身外,一晌疏慵(右仿元巾箱本清真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主题是感慨文人命运的悲凉,以及借酒消愁的无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开篇就点明主旨:千百年来有才华的文人都逃不过伤心落泪的命运,而这些情感都寄托在词曲创作中。"倚声"指填词,说明词人认为文学作品是文人宣泄苦闷的出口。
2. 中间部分用具体景物勾起回忆:隔着水面的荷花、轻拂堤岸的柳烟,这些美景都是过去游历的见证。这里用"历历"强调记忆的清晰,暗示这些美好反而加重了现在的伤感。
3. 最后转入现实处境:虽然家在苏州(吴门),却长期在京城(长安)漂泊,这种羁旅生活让词人和其他文人一样憔悴。于是选择借酒浇愁(共尊前),暂时不去想功名利禄(莫思身外),放任自己慵懒片刻。结尾的"疏慵"不是真正的懒散,而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逃避。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荷花柳烟的美景反衬文人落魄的现状,用"一晌疏慵"的短暂放纵来表现长期压抑的痛苦。这种对比手法让读者更能体会古代文人表面风流潇洒、内心苦闷孤独的真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