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的画面。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碛净山高见极边”:这句话说的是在广阔的沙漠中,山峦高耸,视野开阔,一直延伸到天边。这里的“碛”指的是沙漠,“极边”则是指边界。
2. “孤烽引上一条烟”:这里的“孤烽”是指孤零零的烽火台,它点燃的烟雾直上云霄,形成了一条烟雾。这描绘了边塞的孤寂和边防的紧张。
3. “蕃落多晴尘扰扰”:这句话描述的是在边塞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天气晴朗,但风沙很大,尘土飞扬。
4. “天军猎到鸊鹈泉”:这里的“天军”指的是边防军队,“鸊鹈泉”是一个地名。这句话说的是军队在巡逻中,猎获了鸊鹈(一种水鸟),到达了鸊鹈泉。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风光和军旅生活,展现了边塞的辽阔与孤寂,以及边防军队的辛勤与勇敢。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边防战士的敬意。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广袤的土地,感受到了边防战士的艰辛与坚守。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