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炎蒸未退病起无聊作此以示诸子

病起苦炎熇,郁纡意不适。乘晓临前轩,冷冷蕉露滴。

苔藓缘阶绿,败叶扫还积。昨夜西风来,吹梦落天末。

眷念宦游子,天涯互相隔。章江波溶溶,蜀山青突屼。

长歌《行路难》,栈道历冰雪。儿行万里遥,母心随征辙。

愿儿志四方,云程奋六翮。仲子依帝都,圣恩美嘉节。

弱冠金闺彦,辞亲远行役。护辇去复回,衣黦边尘迹。

愿儿俪璠玙,匡君并辅国。愿儿如阳春,随时布德泽。

霭霭出岫云,曈曈浴海日。勉哉为霖雨,努力同修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生病的母亲在夏末秋初的闷热天气里写给远方儿子的家书,字里行间充满牵挂与期许。

开篇描写了生病初愈时燥热难耐的感受("病起苦炎熇"),清晨推开窗户看到芭蕉叶滴露水、台阶长满青苔、落叶扫了又堆积的场景。这些细节生动呈现了季节交替时特有的潮湿闷热和万物开始凋零的氛围。

中间部分像电影镜头般切换:昨夜西风让母亲梦见远方的儿子——大儿子在江西的章江边("章江波溶溶"),二儿子在四川的险峻山路("蜀山青突屼"),小儿子在京城做官。母亲用"儿行万里遥,母心随征辙"这样朴实的语言,道出天下母亲共同的心情:孩子走得再远,母亲的心永远相随。

最后用一组比喻表达对孩子们的期望:希望他们像美玉般品德高尚("俪璠玙"),像阳光般温暖他人("如阳春"),像云雨般造福百姓("为霖雨")。特别是"霭霭出岫云,曈曈浴海日"这两句,把对孩子的祝福化作清晨云雾和朝阳的美丽画面。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母亲灯下絮絮叨叨的叮咛,既有"天凉加衣"式的日常牵挂,更有"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深沉期许。最打动人的是,这位母亲在病中不适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远方孩子们是否安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