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宰赏莲席上
急风吹月月魄堕,幻作玉莲三百个。
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
坐中仙人左元放,寒冰结佩玉刻环。
位高金多责山重,万里风烟摇醉梦。
何如野水酌花阴,疾雷到天色不动。
安得太华十丈花,乘风夜至玉仙家。
老农有种来入土,鞭起卧龙天下雨。
水花亭上晓光寒,主人捧觞客满座。
周郎朗朗屋百间,读书下帘春昼闲。
坐中仙人左元放,寒冰结佩玉刻环。
位高金多责山重,万里风烟摇醉梦。
何如野水酌花阴,疾雷到天色不动。
安得太华十丈花,乘风夜至玉仙家。
老农有种来入土,鞭起卧龙天下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周家莲池边举办的宴会,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碰撞。
开篇用"急风吹落月亮"的奇幻画面,将月光比作三百朵玉莲花飘落池中,营造出超现实的浪漫氛围。水边亭台晨光微寒,主人热情待客的场景,展现出文人雅集的闲适情趣。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手法展开人生思考:周郎(主人)过着读书赏景的悠闲生活,席间仙人(左慈)佩戴的冰玉饰品象征高洁品格。但诗人指出,即便身居高位、家财万贯,也像醉梦般虚幻飘摇,反而不如野外观莲饮酒来得自在——这个"雷雨将至仍从容赏花"的意象,生动表现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结尾将想象推向高潮:诗人渴望十丈高的华山莲花乘风而来,又突然笔锋一转,以老农鞭龙求雨的典故作结。这种从风雅到质朴的转折,暗含"文人雅趣终需回归现实"的深意,用神话色彩为全诗收尾,余韵悠长。
全诗在虚实间自如切换,将月夜莲宴、仙人意象与农耕生活巧妙融合,最终传达出"富贵不如闲适,雅致不忘民生"的智慧,展现了宋代文人既追求精神超脱又心系现实的特质。
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