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梅花作为引子,生动刻画了一个常年奔波在外、无法归家的游子形象。
前两句通过两个细节展现主人公的漂泊:第一句写他曾经在回家时摘过墙外的梅子("墙外子"指梅子),第二句写他又在旅途中("征鞍"指马鞍)拂去落在身上的梅花。这两个画面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他总是在"即将回家"和"再次出发"之间循环。
后两句用拟人手法,想象江边的梅花在嘲笑自己:梅花年年开放,而自己却年年不能回家。这种自嘲式的写法,反而更强烈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连花都看不下去了,可见离家的时间实在太久。
全诗妙在借梅花说人事:梅花本是傲雪报春的象征,在这里却成了见证游子辛酸的"旁观者"。语言朴实如话,但把那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和"归家无期"的苦涩都写活了,容易让所有经历过离别的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