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静闻禅侣 其四

同向西南浪泊间,忽看仙侣坠飞鸢。
不毛尚与名山隔,裹革难随故国旋。
黄菊泪分千里道,白茅魂断五花烟。
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与一位叫静闻的僧人朋友生死离别的悲痛故事。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前两句说诗人与静闻原本一起在西南地区漂泊流浪,突然看到朋友像中箭的鸟儿一样坠落离世。"仙侣"是对静闻的尊称,用"坠飞鸢"比喻死亡很突然。

2. 三四句很沉痛:朋友的遗体留在荒凉之地无法回归故乡,连包裹尸体的草席(裹革)都难回故土。当时西南偏远山区确实环境恶劣,被称为"不毛之地"。

3. 五六句用黄菊、白茅这些象征死亡的事物,写诗人千里送葬的哀伤。"五花烟"可能指火葬的青烟,看着烟升起更觉心碎。

4. 最后两句最感人:诗人虽然承诺要带朋友的遗骨回乡,但夜里在空山只听见杜鹃啼血(传说杜鹃啼叫会吐血),暗示承诺难以实现,只能日夜悲痛。

全诗用朴实自然的比喻,如坠落的飞鸟、啼血的杜鹃,把失去挚友的痛楚写得非常真切。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生死相隔的无力感——想带朋友回家却做不到,只能在荒山里听着凄厉的鸟鸣独自伤心。这种跨越生死的友情和无法完成的承诺,让诗歌格外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