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登上泰州城楼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壮阔的景色和历史感慨,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思考。
首联"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开篇就展现了一幅开阔的画面:霜后的晴天,海上的雾气消散,诗人与朋友一起登上高高的城楼,心情豪迈。这里用"啸侣"(呼唤同伴)一词,暗示了登高时的豪情。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登楼所见: "旌旗杂遝连三郡"写城楼上旌旗招展,显示出这里连接着多个郡县的重要地位;"锁钥矜严重一州"用"锁钥"比喻泰州军事地位的重要,就像门户的锁钥一样关键。 "西望云山成间阻"写向西眺望,云雾缭绕的山峦成为天然屏障;"南飞乌鹊尚淹留"则借南飞的乌鹊(乌鸦和喜鹊)还在徘徊停留,暗示诗人自己的羁旅之感。
尾联"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将视野拉回到历史长河中:泰州(古称海陵)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在暮色中,只见烟雾笼罩的树木苍茫一片,不由得勾起诗人的愁绪。这里的"暮愁"既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暗含对现实的忧虑。
全诗通过空间(登高望远)和时间(怀古)的双重维度,将眼前景、胸中情与历史感融为一体。诗人站在城楼上,既看到了地理上的重要位置,又联想到历史的兴衰,最终归结为一种苍茫的愁绪。这种由景入情、由今溯古的写法,让诗歌既有壮阔的画面感,又富有深沉的历史厚重感。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