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苏州文正书院看到一块刻有《伯夷颂》的碑文时的感受。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了作者对先贤品格的敬仰。
前两句写书院环境:忠厚堂里平时访客稀少,作者时常靠着雕花栏杆仰望这块高大的石碑。这里用"深""稀"二字营造出书院幽静肃穆的氛围。
中间四句集中写碑文内容:碑上的字迹刚劲有力(银钩铁画),文章内容铿锵悦耳(玉振金声)。作者感叹这些文字历经千年读来仍令人敬畏,石碑屹立万年依然令人称奇。这里用"千古""万年"的重复,强调碑文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最后两句抒发情感:在落日余晖中,作者为缅怀先贤而落泪,这种感动不独属于当年襄阳的百姓(暗用"襄阳百姓泪沾襟"典故)。通过"潇潇""落日"的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
全诗以"观碑"为线索,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古代贤者高尚品德的追慕。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最后用典自然,让读者感受到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