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师草书歌

怀素才年三十馀,不出湖南学草书。
大夸羲献将齐德,功比钟繇也不如。
畴昔阇梨名盖代,隐秀于今墨池在。
贺老遥闻怯后生,张颠不敢称先辈。
一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
含毫势若斩蛟龙,握管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坐词人皆道好。
一点三峰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
叫喊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紫塞傍窥鸿雁翼,金盘乱撒水精珠。
直为功成岁月多,青草湖中起墨波。
醉来只爱山翁酒,书了宁论道士鹅?
醒前犹自记华章,醉后无论绢与墙。
眼看笔掉头还掉,只见文狂心不狂。
自倚能书堪入贡,一盏一回捻笔弄。
壁上飕飕风雨飞,行间屹屹龙蛇动。
在身文翰两相宜,还如明镜对西施。
三秋月澹青江水,二月花开绿树枝。
闻到怀书西入秦,客中相送转相亲。
君王必是收狂客,寄语江潭一路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著名草书家怀素的才华和生活点滴,通过对怀素书艺的描述,展现了他作为草书大家的独特魅力。

诗的开头部分,作者通过怀素年轻时在湖南学习草书的经历,展现了他才华横溢的一面。怀素自认为他的书法与古代名家王羲之、王献之齐名,甚至比东晋书法家钟繇还要高超。这说明怀素对自己的书法技艺有着极高的自信。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畴昔阇梨名盖代”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怀素书法的名声。这里的“阇梨”指的是怀素的老师。怀素的老师名声非常大,影响深远。诗人还提及“墨池在”的典故,意指怀素刻苦练字,墨池也因之闻名。

随后,诗人提到了怀素与唐代另一位著名草书家张旭的故事。张旭被称为“张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诗人描述了张旭听说怀素的名声后,也感到有些忌惮,不敢轻易自夸,这显示出怀素技艺的高超。

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怀素在江南亚相处书写的场景。怀素挥毫泼墨,笔势如斩蛟龙,如同挥断犀象的长牙,令人赞叹不已。他的书法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激情,满座词人都称赞其书法技艺。

诗中也提到了怀素醉酒时的书法,尽管在这种状态下,他的作品更自由奔放,但仔细品读,仍旧可以看出其中的精妙和深刻。怀素醉后即兴创作,风格多变,如同鸿雁展翅,水珠乱溅,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怀素的肯定和赞美。怀素不仅在书法技艺上非常出色,更兼具文采和人格魅力。他的书法作品犹如明镜照映着西施的美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秋月、春花的描写也暗示了怀素的作品如同自然界的美景,令人赞叹。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怀素在书法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