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夕阳下玉田县东南方向一座形似毛笔的山峰,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结合。
前两句"玉邑东南第一峰,铦锥颖脱乱山中"直接点明位置和山峰特点——这是玉田东南最醒目的一座山,形状像一支脱颖而出的毛笔尖(铦锥指锋利的锥子,这里比喻笔锋),在群山中格外显眼。用"乱山"作背景衬托,更显出这座笔锋山的独特。
后两句"夕阳影里分明见,五色文章耀笔锋"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夕阳的余晖中,山峰轮廓格外清晰,阳光给山体镀上了绚丽的色彩,就像毛笔蘸满彩墨书写华章。这里把自然景观比作文人挥毫泼墨,既写实又富有想象力。
全诗最妙的是把静止的山峰写得充满动感——"颖脱"写出破土而出的气势,"耀笔锋"仿佛看到光芒流转。通过"文笔"这个核心意象,把自然奇观与文人追求联系起来,让普通的日落景象有了文化深度。普通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不只是在写一座山,更是在赞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天然艺术品。
李堪
李堪(九六五~?)字仲任,号平坡,常州(今属江苏)人。据《乌目山五题》诗序当生于太祖乾德三年。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进士。真宗景德二年(一○○五)知古田县。大中祥符中为秘书丞(《琴川志)。官至工部尚书。民国《古田县志》卷三三有传。今录诗十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