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一种超越常规的禅意境界。
前两句通过"言"和"默"的对比: "说个不停时"像风雪飘舞般纷乱 "沉默不语时"却比雷电更震撼 这种矛盾写法展现语言与沉默都蕴含巨大力量。
后两句更夸张: "在大鹏鸟(传说中的巨鸟)能穿过藕丝般细小的孔洞" "不经意间就把天边的月亮碰落了" 用不可能的画面表达禅宗"大小无别"的思想——最庞大的事物也能存在于最微小的空间,显示万物本质相通。
全诗精髓在于: 用违反常理的意象打破人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展现禅宗"超越对立"的境界。那些看似矛盾的事物(多言与沉默、巨大与微小)其实是一体的,就像大鹏能穿过细孔、轻碰就能动摇月亮一样,都在暗示悟道者眼中的世界与常人不同。
释鼎需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